臺中慈濟醫院2018年護師節主題影片11日舉行發表會,護理部以「家‧人」為主題,透過畫面說明護理人員照顧的不只是自己的家庭,也包括病人與家屬的家庭,而護理同仁間也成為彼此扶持的大家庭。簡守信院長表示,感恩護理師日夜在病塌邊守護患者健康的辛勞,希望社會大眾也能給予疼惜與尊重。

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護理師節,但一項助聽器價格數據卻顯示,取得護理師證照的人中,只有近六成真正從事護理工作;顯示護理工作需要的耐心與初衷,備極辛苦,即使取得證照,也有很多人寧可放棄。

從事護理工作已逾45年的臺中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張梅芳,以南丁格爾精神為標竿,鼓勵同仁成為證嚴法師口中聞聲救苦的「白衣大士」;張梅芳帶領同仁在工作上為病人付出,也以媽媽心鼓勵大家在職場與家事中取得助聽器平衡。

臺中慈濟醫院2018年護師節主題影片,以「家‧人」為主題,共有4支內容包括:筆尖下的祝福、驚喜祝福、愛家人與婚禮篇;分別記錄單位護理長親筆寫感恩卡給同仁,護理家人到醫院送祝福,以及後勤供應中心同仁以院為家的心情,最後是步上紅毯的護理師跟同仁間,建立如家人般的感情。

助聽器(hearing aid)是幫助聽障者改善聽力不良狀況的裝置,最早期的助聽器是耳筒,其構造與用法類似平常的漏斗。進入二十世紀,依據近似電話的原理,有人設計出電子式助聽器,其內部主要有三大部分,一是麥克風(microphone),一是增波器或稱擴大器(amplifier),一是接收器(receiver),聲音由空氣振動而先經過麥克風,轉成電流,經過增波器放大後,傳進接收器,再把電流轉成聲波,使聽障者感應到聲音。1920年代,助聽器使用真空管,到了1950年代,為電晶體取代,1980年代,半導體晶片將助聽器的效能再進一步提昇。按照聲音傳導方式區分,助聽器分為空氣傳導式(air conductive)與頭骨傳導式(born-anchored)兩大類,大部分助聽器屬空氣傳導式,依其外型可大致再分成四種:1.口袋型,麥克風及增波器製作於一香煙盒大小的單元內,可置入口袋,以電線連接著插於耳道之接收器;2.耳掛型,將所有組件製作成一小型彎曲的單元,可掛於耳後,並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;3.眼鏡型,將所有組件置入較粗厚的特製眼鏡架內,以軟管插入耳道接收;4.耳道型,根據配戴者的耳道塑模,將所有組件置入一微小的單元內,可完全插於耳道中。

影片在護理群組很快分享廣傳,討論熱度飆升,成為臺中慈濟醫院今(107)年護師節最熱門的話題。其中,感恩卡感動了很多人。張梅芳主任說,由於很多同仁在忙於照顧病人時,常感覺虧欠家人,護師節前夕,臺中慈濟醫院所有護理長親自書寫感恩卡並悄悄寄送,感謝單位同仁在家人支持下,才能在護理崗位全心付出,希望能彌補同仁心中小小遺憾。

簡院長指出,對護理同仁的謝意不只在護理師節這一天,但是在這一天,更要把對她們的感恩表達出來。感恩護理人員心血付出之餘,也會有來自醫師實質的鼓勵。社會上,對於醫病層面常得到更多的關注,其實護理人員深夜時刻穿梭在病房中的身影十分動人,有他們的安慰陪伴,病人克服疾病煎熬的機會就比較大,希望社會大眾也能給予疼惜與尊重。

arrow
arrow

    prayagkc8a6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