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手一機」的時代來臨!根據2月的最新資料統計,蘋果(APPLE)旗下產品的市佔率超過50%,營收也比去年同期上揚2.5個百分點,來到51%,等同於每2個人當中,就有一個人是使用蘋果手機或相關產品。不過蘋果的產品到底哪裡吸引人,為什麼大家寧願花貴一點的錢去買一台手機,又或者壞掉了寧願花工程塑膠錢修也不願買一台新的呢?而修蘋果手機又有多好賺?現在就有一名專業的網友出面解答。

再加上配件供應鏈穩定且一應俱全,通常修理一隻iPhone的工程塑膠成本只會落在30元人民幣(約台幣138元),但因為使用iPhone的人都會有一個迷思,就是覺得手機比較好,修理費當然比較貴,因此在維修前,店家通常會跟顧客說要200人民幣(約920台幣),而當顧客砍價時塑膠零件,最後也大約會落在150~180人民幣之間,等同於修一隻至少就現賺120~150人民幣(約552~690台幣),而對方也會因為你的減價,以為自己賺到了。

因為在台中工程塑膠工廠工作,我才知道在塑膠中有許多不同材質的塑料,這些塑料的用法用途也不一樣,我們可以將這些塑膠分為兩種類型,其中之一為熱塑性塑膠,另外一種為熱固性塑膠,兩者會這樣區分的原因在於熱塑性塑膠可以經由加熱重新塑形,熱固性塑膠則無法,加熱過後無法再次改變形狀,其中熱塑性塑膠有許多我們常用的塑料,如:泛用塑膠、工程塑膠、合膠,泛用塑膠可以廣泛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且產量大、成本低,而工程塑膠一樣也有這些特性,但他主要用於機械軸承等等使用,通常會選擇比較耐熱抗磨的材質,另外就是合膠了,關於塑膠的其他混合而製成的,都稱為合膠。這些塑膠或許對我們來說一輩子都不會看過,但他們確實都會存在,只是應用的方面不同,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已經是成品了。

他更爆料,其實許多使用安卓或他牌手機的人,常常也會拿手機來修理,但因為比起iPhone麻煩許多,成本又跟修iPhone差不多,相對的CP值就會比較低,因此店家常會告訴顧客修不好或建議他們乾脆換一台手機,但其原因大多都只是對方賺不了多少錢,不想修罷了!

現今人類生活已經越來越方便,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,其實發展並沒有那迅速,生活也不是處處都便利,現在就連在超商如:7-11、全家、全聯,這些地方看到的瓶瓶罐罐、塑膠製品、加工塑膠、包裝、紙袋紙箱、鐵鋁罐、玻璃罐等等,這些東西的廣泛出現,都是因為工業時代的發展,能夠實現大量生產才有現在的便利性,當時工業革命以電力為代表,石油為主要能源,在這兩項重要的條件下,開啟了工業革命,主要以鋼鐵、鐵路、電力和化學性質的物品發展為主,當然也有其他的項目,例如:工程塑膠、工業機械、飛機機械、汽車的商業化、民生消費用品等等的大量生產,在這樣的條件下,出現許多重要的創新跟發明,帶領人類邁向更方便美好的生活,像是工程塑膠的出現更是可以應用在許多機械構造或是生活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ayagkc8a6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